close

IMG_2183IMG_2182  

2月3日 把繩長縮短 加上竹筒  更符合 練打暗器祕訣中的描述

 

一、繩鏢之構造

  繩鏢之形式不止一種,有三棱形者,有圓筒形者,有五棱、七棱者,皆隨練習者之意而定。
  但無論其屬於何種形式,功用固完全相同,無干於形式。茲特就最普通之三棱鏢言之。
  鏢純鋼鑄成,長五寸至七寸,重約九兩。鏢身為三棱形,頭尖尾廣,尾端正圓,有一鐵環扣其端,以綿軟之堅繩系其環,繩長約二丈至三丈。另備一竹管穿於繩上,竹管粗約盈握,長約四寸。繩鏢之全部其形如此。
  平時將鏢繩拗折為四,竹管、鏢相銜接,即將四折之繩纏腰間,用活結扣之,切不可用死結。繩之末端靠左腰,鏢頭與竹管則懸諸右腰下,以便倉猝應變時可以俯拾即是,便於出手。蓋只須抽開活結,左手握住繩之末端,右手握住竹管,鏢即可以應手而出矣。

 

 IMG_2174  

這不是接著紅布條 搖擺跳舞的繩鏢表演。鏢雖鈍 借離心力仍不容小覷其威力

書中說的左手 千斤套索。其實就是防脫手繩套。 流星錘 狼牙錘 飛爪  龍鬚鉤 鐵蓮花

只要是索擊暗器 左手都這樣

索卷在手掌中 用拇指壓住可控制 出繩量 鏢要飛行距離

最下一張是繩放盡樣。有十來公尺遠

收鏢方法。快速扯回。或快速、拉鏢後跑 持索二臂全張 捲回左手 可收六卷

 

IMG_2175  

 

IMG_2176  

二、繩鏢之練法
  繩鏢之練法,與別種暗器不同,因有繩之牽制,故即利用繩之摔勁發鏢使出,而其取准也亦至不易。
  練習時先於牆上畫一對徑尺許之粉圈以為目的,的高與練習者之肩相平。練者對的立,相距約一丈五尺,先將繩之末端繞於左腕上,或於繩末端先挽一小圈套於左腕,如鞭錘等之套腕千斤索,然後更以左手握住繩之上部即近鏢頭處,相距約三尺,右手握住竹管,兩手各置左右腰上半尺處。運右臂之力,提鏢使垂直於右腰外側,乃從下泛上,由前繞後,甩成圓圈,甩二三周力量已足。待鏢至前面與肩平時,左手即變活把,使繩隨鏢出以取標的。
  取准之處,則完全在於右手所握之竹管。欲其高時,則將竹管前端上昂;欲其低時,則將竹管之前端下抑。欲左欲右,法亦如之。唯竹管上昂一寸,鏢所著處高度必超過一尺以上,故手中相差毫釐即不能命中。唯在摔鏢成圈時,須用足右臂之全力。若不然,發鏢遲緩而力不足,即中的亦無所用。在左手變活把時,亦宜略帶蓄勁,不可完全脫手。若完全脫手,在後面之繩較長,必致蕩動,前面即不易取准。
  一鏢發出後,無論其中的與否,務宜急速收回,不宜遲緩。其收鏢之法,即將左手猛力向後一抽,同時右手握竹管,仍如發鏢時之甩成圓圈。蓋不甩圈,鏢頭感受一抽之力,必折而反向自己,或致自傷也。
  初練之時,縱其目標如鬥大亦萬難應手而中,必練三四月之後始能鏢鏢打入圈中,然猶不能必中其中心。然後將目標收小一圍,再下功夫練去。如此逐漸收小,直至的如銀元大小亦能應手而中,則對於打固定之物已可百不失一。
  唯打活動之物則猶未必盡能如意耳,於是更須練打活靶。先用銅片若干,每片對徑自五寸至半寸不等,錯雜懸於細軟之樹枝上。蓋微風過處,樹枝動搖,則銅片亦隨之蕩動,即於此時用鏢打之。若人立二丈外而能欲打何片即中何片者,技固神絕。若更能射斷其懸片之細線,則臻化境矣。
  有於練活靶之前先練劉海灑金錢者,即將若干大小不等之錢橫嵌於木板上,用鏢射之。初僅以射去為目的,其後務求鏢頭必中錢孔,最後則將錢豎嵌木板上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暗器 繩鏢 索擊暗器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rlkonig 的頭像
    Erlkonig

    彈弓 台灣 BUSHCRAFT TAIWAN

    Erlkoni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